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段子。
据传,有一年儿童节联合国做了一次问卷调查,对象是拉美、美国、非洲、欧洲和中国这几个地区的儿童代表。整个问卷只有下面这样一道题目:
“请你就其他国家食品短缺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。”
按道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问题,并没有什么难度,可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,所有人都没有回答出来,全部交了白卷。原因如下:
拉美儿童不清楚什么是“请”,美国儿童不清楚什么是“其他国家”,非洲儿童不清楚什么是“食品”,欧洲儿童不清楚什么是“短缺”,中国儿童不清楚什么是“自己的看法”。
乍看之下,这是一则轻松的笑话,除了要例行公事地“黑”一把中国人这个万年不变的老梗让人略感不快外,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
然而,现象背后的引出的问题发人深省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都是规划惹的祸。
是中国人不会做规划吗?恰恰相反,正是中国人太会规划了,但这规划来自于家长、老师、甚至于环境、社会。以至于我们在摆布中懵懵懂懂地成长,在拘束中跌跌撞撞地摸索,亦步亦趋地随波逐流。
不知不觉,我们逐步迷失了自己。
当有一天忽然被扔到了社会上,各种问题接踵而至。尤其当你需要真正为自己做规划时,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声音:
我要做什么?
我能做什么?
我想做什么?
事实上,并非我们没有“自己的看法”,但这看法很多都是别人借你之口说出来罢了。真正可以感知、体察、表达的“自己”早已埋没在无垠的岁月中,渐渐风干了。
小时候,有大人事事做主,我们习以为常。即便长大了,参加了工作,我们依旧要被种种因素左右。除了家庭,可能工作上你做得得心应手的项目,只是因为上级注意力的转移就不得不得放弃。当你向朋友抱怨时,朋友又会给出“如果我是你……”这样的建议,不知不觉我们始终在这样那样的掣肘中飘来荡去。
来看一个例子。
一位公司的中层干部,家庭和睦,工作顺利。但是顺风顺水的处境并不让他感到顺心,越到中年他愈发迷茫。他做的很多工作,商业上的尔虞我诈,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都违背他的本心。他经常将矛头直指老板,批评他刚愎自用,一意孤行,还抱怨家族企业的种种弊端。
但是,当问他从事这份工作可以带给他的是什么时,他却哑口无言。
虽然,有时抱怨是一种很好的释放,有助于职场人减压。但是这个中层的管理人员显然忽略了一点:在这家企业工作,对于他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?
迷失了自己,会变得迷茫,常常会恐惧**。这就钻入了职业生涯的雾霭中,伸手不见五指,既不能视人也不能自省。因为迷茫而迷失,丢了自己、丢了来路、丢了初衷、丢了兴趣、丢了能力、丢了我们能丢的一切。
千般变化,发生得潜移默化。
但是生物本身的应激机制,是不会坐视我们长时间处在迷茫的状态,会自动寻找脱离当前处境的办法。由于这种能力不是由理性控制,而是一种本能的反应,所以我们的宣泄口下意识不约而同地选择:比较。
在比较中会产生自卑也会产生快感,有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但是更多的人会找到不如自己的人,还会乐此不疲地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,彻底忘却了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感觉。
拒绝差异化,追求一致性,这是我们丢失自己以后被同化的标志。
从迷失过渡到关注他人,再到被彻底同化,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缺乏自我认知的表浅原因。尽管还有从家庭到社会,从政治到历史,甚至哲学层面的原因不能详述。但是对于迷茫地入职的人们而言,当你意识到又有了“一较高低”的冲动时,是否反应过来是你又一次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呢?
请给自己一点空间,让内心平静,摒弃“恶毒”的比较,审视自己的内心,找寻心底丢失已久的声音。
转自 电商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