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(12月11日)晚间,阿里收购《南华早报》的消息,终于尘埃落定。
大概在今年五月份,写过一篇关于阿里入股第一财经的分析稿(具体可参见拙著《马云2亿美元 欲造中国版彭博社》);对于今天这一事件,本文也展开解读。
《南华早报》的性质如何?
《南华早报》于1903年创办,最早名为《南清早报》,到1913年改称为《南华早报》。《南华早报》目前为香港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。
读者以政界、商界的高层人士为主,内容聚焦大中华及亚太地区。
1987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将《南华早报》私有化,1990年重新上市。1993年10月马来西亚富商、有“亚洲糖王”之称的郭鹤年及其家族持有的嘉里传媒有限公司买下《南华早报》控股权。
购买《南华早报》的三大动机
作为一个商业行为,考虑到这笔收购案,可能的因素有很多。我挑选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,予以解读。
一、与阿里业务进行整合创新
传统媒体在“互联网+”的冲击下,经营业绩一般都直线下滑。传统的传媒帝国,摇摇欲坠。与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收购《华盛顿邮报》类似,改造传统媒体,是大有可能的。
√、融合数字技术,民众舆情分析
√、尝试新型的售卖新闻信息方式,不再依靠广告模式
√、作为入口,给阿里系导流
我们也看到,《华盛顿邮报》目前已经走出了危机,也创造出结合kindle的新型销售方式。因此,可以期待阿里在这方面的表现。
二、复制国内公关,墙外开花
阿里一直在尝试国际化,相关业务也在开展,但目前仅仅是小规模试水或者投资,并无实质性重大意义。
摆在阿里面前的,就是如何国际化。当然,媒体口舌先行,是一个不错的主意。回想一下,原因由以前几点:
√、07年在香港上市,12年香港退市,坑了一堆人,在香港,名声不太好
√、13年,马云在接受《华南早报》采访时,因不当言论造成舆论风波
√、一直备受诟病的假货风波
假设有了相关口舌,我想,这样的情况,应该很难发生。
在这之后,就是阿里国际化进程,无论是投资还是业务的开展,都离不开公关的大力支持。马云这种爱出风头的人,无论是演讲还是参会,推波助澜的作用,必不可少。
三、郑智或许才是主因
结合相关信息,最近一两年来,马云在购买媒体方面,布局十分积极。一方面源于其商业布局,另一方面估计就是郑智不安感吧。
在此之前,阿里已经参股了相当数量的媒体,大部分集中在两个层次:
1、财经类媒体
例如第一财经、商业评论等
2、科技类媒体
例如虎嗅、36氪、钛媒体等
当然,也有其他类型,例如华数传媒、北青、无界等;但是唯独没有时政类媒体。但在国内,马云是不可能拥有这种类型的媒体的,因为官媒的地位无法撼动。
所以在香港这样的地方,这次收购,就意味深长了。
长期以来,X色因素,直接进入,香港人不买账,也非常反感。大家也知道“占中运动”,很明显,缺乏相关文化的浸入。
诚然,镰刀锤子党投入大量的人力、资源来增加他们的X色宣传,来掌握所谓的“话语权”,事实上这些动作是徒劳的,只是白白浪费钱,因为对比西方媒体,西方人根本对这种一党喉舌不买账,反而十分反感。
香港和西方都一样的态度,有点难为人啊。
既然郭嘉无法直接进入,阿里也需要一份陈情表,何乐而不为呢?
对比当今大大,比较喜欢足球,无论是和阿圭罗合影还是各种10号球衣,都能看出点门道来。
因此我们看到了恒大淘宝队,今年勇夺亚冠冠军,里面的意味,你们应该懂。
有点扯了,大家别真听进去了啊。不要谈郭嘉,不要谈郑智,也不要谈灵道。
其实挺佩服合马云的,这才是亲近政府啊!!!
转自 百家 文/秋源俊二
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15-2017 by 南京微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18666号-8 本站尊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